这帮野孩子的天籁之声,值得二刷
时光撰稿人 | Simon
等待《无名》上映。
本周即将登上内地院线的,有一部不能不提的经典电影。
它诞生于2004年,直到现在依然声名显赫、享誉国际。
时光网评分8.5,烂番茄好评92%,曾斩获法国电影最高荣誉凯撒奖,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在众多音乐题材影片中,如果非要挑一部,时光君定会选它。
《放牛班的春天》
影史经典
作为一部影史经典,《放牛班的春天》拥有实力强大的幕后班底。
它的制片人,是已故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
他曾拍摄过《微观世界》《鸟的迁徙》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还曾出演过《天堂电影院》和《半个男人》,拿过威尼斯影帝。
今年4月22日,雅克·贝汉遗憾离世,享年80岁。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毕业于巴黎师范音乐学院。他曾是一位古典吉他手,获过多个国际音乐比赛奖项。
这部电影是导演的长片成名作,他擅长运用音乐来叙事,把故事讲得灵动有趣。
男主角的扮演者叫热拉尔·朱尼奥,他也是制片人之一。
为了影片的拍摄,他抵押了自己的巴黎公寓。上映后,影片问鼎法国年度票房冠军。
他拿到了500万欧元的片酬,成为当时法国片酬最高的男演员。
影片的故事,就从他饰演的男主角马修讲起。
马修是一位落魄潦倒的音乐家。
人到中年,没老婆没孩子,工作也没啥成就。
某天,他被分配去乡间寄宿学校,担任助理老师。
这所寄宿学校,非同寻常。
学生都是野蛮生长的问题儿童,他们被大人扔在这里,无人问津。
在校长眼里,管控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残暴教育。
动不动就对孩子们体罚、骂脏话。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孩子们挨饿,洗不上热水澡,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假若发生冲突,他们还要被关禁闭,拒绝家长探访。
长期这样生活,孩子们表面上顺从,内心却很叛逆,对校长极为不屑。
马修来到学校后,很快便认识到校长的暴力手段。
他试图跟校长沟通,结果吃了闭门羹。孩子们也没把他当回事,嘲笑他是个秃头。
上课第一天,马修就碰了个钉子。
学生把他的公文包扔来扔去,全然没给他应有的尊重。
校长闻讯前来,马修却并没有告状,反而掩护学生,说课堂一切正常。
虽然孩子们很难管教,但马修并没有放弃。
他想到一个妙招。
孩子们虽然对学习不感冒,却挺喜欢唱歌。
不如将计就计,组一个合唱团吧。
马修顶着校长的高压,成功组建了合唱团。
他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一个个分配唱低音、中音、高音。
马修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在唱歌的时候,一点都不顽皮拙劣。
渐渐地,音乐成为了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
而马修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经典配乐
组建合唱团,是影片起转折作用的关键情节。
所以,音乐便成了影片最重要的元素。
影片的音乐制作人布鲁诺·古莱,曾三次荣获法国凯撒最佳电影音乐奖。
由他操刀的弦乐编排,风格精致细腻,在影片中大放异彩。
影片一共出现了32段音乐,其中有22段背景音乐和10段歌曲演唱。
影片以合唱歌曲为框架,音画结合,共同叙事,撑起了整个剧情发展。
尤其是这两首合唱歌曲,让时光君印象极为深刻。
第一首叫《海面上的清风》(Caresse sur l'océan)。
这首歌跟角色莫安琦相关。
在校长眼里,他是个刺头,三天两头就捣乱。
体罚、禁闭、打扫卫生,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就是这样一个的“魔鬼少年”,却拥有天籁般的歌声。
一次偶然机会,马修听到他偷偷练唱的歌声,瞬间惊为天人。
为了激发他的歌唱潜能,马修专门写了这首《海上的清风》,让他练唱。
这是首独唱与伴唱结合的曲子。
开篇恬淡,中段悠扬,结尾明朗。
在他的领唱中,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本性映入眼前。
宛如一丝春风,吹散了学校里乌烟瘴气的高压氛围,洗涤了孩子们的心灵。
这首歌,依然由莫安琦领唱。
在演唱之前,他因为无礼行为,被取消了领唱资格。
只好站在角落里,落寞地看着其他人表演。
然而,当所有成员都沉浸演唱时,马修却突然暂停,伸手示意他来领唱。
这件事,让莫安琦得到了人生中少有的鼓舞和肯定。他的歌声因此变得格外深情,令人动容。
歌曲告诉观众,缺乏关爱的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信任和关爱。
这也道出了影片的中心思想:音乐的感动力量,比高压管束更加深入人心。
教育意义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
无论是影片的音乐还是人物,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什么才是好教育?
影片用校长和马修两个人物,做出了两种教育理念的对比。
第一种是强权高压教育。
代表人物是校长,教育方式是贴标签,羞辱和打骂。
尤其是面对莫安琦这样的敏感多疑学生,他更喜欢用体罚来粗暴对待。
结果呢?莫安琦在压抑后爆发,问题行为屡禁不止。
校长的教育方式治标不治本,反而加重了孩子们互相诽谤的恶习。
第二种是人性化教育。
代表人物是马修,教育方式是在惩罚之外,还有耐心、鼓舞、关爱和启迪。
他组建合唱团,是为了给孩子们信心。
孩子们不是被遗弃的垃圾,也不是家庭负担,更不是永远都低人一等的差生。
他们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生命,每人都是潜力股。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会有迷茫犯错的时候。
马修允许学生犯错。
但更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要教会孩子们,如何改过自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所以,他才会对学生说:
“你违反纪律的把戏或许会令别人失望,但我不会,从明天起你必须每天来参加合唱团。”
马修的出现,像一道光,照亮了这帮“差生”的前途。
从他身上,孩子们看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真情。
于是,孩子们逐渐告别了傲慢与无礼,学会了谅解和感恩。
他们对未来不再悲观,对自我不再消极,重新挺直脊梁站了起来。
马修的教育理念是,人格健全、自信快乐、奔赴梦想。
虽然,他最终没能继续待在学校,但是他让60多名学生,重获新生。
多年过后,莫安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家。这种改变正是马修最好的教育果实。
他用音乐,改变了“坏孩子”的一生。
《放牛班的春天》之所以能留名影史,除了配乐出色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教育真谛。
没有人,生来就注定走下坡路。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判定他们的一生。
面对角落里被遗忘的灵魂,要多点温柔、善意、宽容和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被期待。
就像影片台词所说:“每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被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如果你身边的影院还开门,快去重温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吧!
-END-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