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六天豆瓣9.2分,《漫长的季节》能否改变悬疑剧“烂尾”宿命
作者| 无花果
编辑| 赤木瓶子
在这个时代,有本事能让当下高阈值的观众们翘首以待的创作者,辛爽肯定算一个。
捧红秦昊和悬疑“三小只”、让儿歌《小白船》、爬山不再是单纯含义的《隐秘的角落》,不知不觉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三年间,还没有同等量级的悬疑剧翻越这座高峰。近期,导演辛爽执导的第二部悬疑剧《漫长的季节》不负众望,开播六天拿到豆瓣9.2分,超越了前作《隐秘的角落》的8.8分,一跃成为今年最高分剧集。
网络热度方面《漫长的季节》则超过了同类型的《尘封十三载》,仅次于仙侠剧《长月烬明》。
此次辛爽依旧与老搭档秦昊合作,也能看见刘琳、史彭元等熟面孔,新增加的范伟、陈明昊、林晓杰的表演都十分重量级,饰演王阳的刘奕铁和饰演沈墨的李庚希则是年轻演员中的戏份担当。这次除了有东北悬疑故事里熟悉的桦钢厂,明媚温暖的黄白光代替了悬疑剧一贯冷冽潮湿的阴郁色调,东北人性格的特殊和语言的幽默感也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个悲剧底色的故事里。
看起来,《漫长的季节》是在挑战一种很新的悬疑剧。
此外,《漫长的季节》的特殊之处还在于,第一,这次它的播出平台不是爱奇艺“迷雾剧场”,而是腾讯视频独播。第二,虽是讲述东北的故事,剧集拍摄地点却放在了云南昆明,导演居然在南方拍出了东北秋季的明亮干燥感。第三,主演范伟与秦昊此次都用上了物理特效化妆,还原了两个时空下,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的角色,这使得故事的层次感很丰富,也极其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底。
不过,诸多溢美之词外,剧情过半案件的推理还未进入高潮,剧情节奏过慢、时间线较混乱、范伟的角色同质化等评价也逐渐冒出来,9.2的高分能否撑到最后?《漫长的季节》又能否改写悬疑剧易“烂尾”的宿命,还要画上个问号。
时间发酵一切:“往前看,别回头”
就在各种悬疑剧习惯性借用恐怖片手法,靠音效、环境、奇观吓时刻绷着弦准备观众一跳的时候,《漫长的季节》偏偏反其道而行,它不靠过分暴力血腥的镜头唬人,也没有用阴森冷冽的色调烘托悬疑氛围,而是展现了色彩分明、光照充足的东北的秋天,甚至还加入了与悬疑天然相“对冲”的喜剧元素,把东北俚语、方言运用地格外丝滑。
而在众多悬疑题材以及社会派推理已经不知道该往哪走,又该以怎样的角度再深挖人性的幽暗面时,《漫长的季节》也跳出了老套路,在探讨“时间”是这个更宏大的主题。从秦昊、范伟从头武装到脚的老年装扮,到数个横跨20年的精彩的转场镜头,再到20年间物是人非的桦林生态和人物关系,都很难不让人对“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由此产生自己以及身边人过往人生的联想。
但“时间感”不是那么容易在影视中表达得当,少一分则轻浮,多一分嫌做作。《狂飙》第一集把双男主身上的时间感表达地精准,才能一举击中观众的心。
能看出来,《漫长的季节》对于时间的流逝的态度是克制又写实的,唏嘘中带着自我调侃与开解,范伟饰演的王响中年丧子,经历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但他多年追凶,不改轴人本色,这不是得过且过,只是日子还要过下去。他与秦昊饰演的龚彪,陈明昊饰演的马德胜组成老年追凶探案组,继续追查杀害王阳的真凶,三个“老年臭皮匠”试图解开尘封多年的悬案。
剧情跟随着三个不怎么靠谱的人随时开飙,但因年龄感的增加整体散发着一种“开解人”、“宽慰人”的气场,有种“越过山丘”的举重若轻,正如前两天人民日报发的那句“往前看,别回头”。
《马大帅》是导演辛爽反复看的神剧,其中范伟饰演的“彪哥”范德彪是不可错过的经典角色。于是,你可以看到无论是《漫长的季节》中的范伟还是秦昊,身上都有范德彪的影子,爱面子、热心肠、爱吹牛、越努力越倒霉,经常因用力过猛而招致嘲讽。
而在《漫长的季节》里,那种旧式外放、粗旷、大嗓门的东北幽默并没有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理解、理性、和旁观角度出发的冷幽默,这种“收”让喜剧环节并没有喧宾夺主,反而有一根线牵引着观众,让人对这几个相互纠缠了二十年的人物关系产生好奇,对于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的关心,有时甚至超过了案件本身。
王响和亡故儿子王阳的矛盾在于,习惯被安排的循规蹈矩的老一代人,和渴望跳出圈外、向往自由和爱情的一代人的矛盾,剧集用诗句喻人,王阳写的新派诗王响看不懂,王响更在意诗句的合辙押韵,并给王阳的“打个响指吧”接了“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在尚不流行双押rap的年代,王响的行为是地道的“爹味儿”十足。
从后来王响对待第二个儿子小北的方式来看,多年后的他在育儿方面已经180度大转弯,变得灵活又开阔,王响开始劝小北去大城市发展,把他从正在工作的超市叫出来只为说几句话,从不训斥只有鼓励,从不暴躁只有暖心,你能感受到王响失去儿子后的懊悔。时间和大事件是改变一个人的最强驱动,但时间不能倒退,一切也只能向前看,向前走。
辛爽的悬疑剧:“野蛮生长”的技术流
好的影视作品需有好故事来支撑,《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坏小孩》,以三个小孩为主视角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个月内的“小巧”故事,时间线堆叠得更紧凑也更浓缩。此次《漫长的季节》改编自凭借《冬泳》成名的东北作家班宇的同名小说,以三个老年男人的视角讲述横跨20年的大篇章,同样的生活流悬疑,不一样的是两部剧一老一少,一南一北,一长一短的强烈对比,也更能凸显导演的想法和技巧。
书写一代人的一生,是一种野心。我们也的确在《漫长的季节》里看到了时间带来的变化,由人和人的关系变为了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命运的关系。
在辛爽最新的一条“谢谢观众”的微博评论区里,有网友评论道,“敏感肌亲测,美术音乐都喜欢,还会继续回购的”。的确,在悬疑剧“卷起来”的这些年,观众阈值变得越来越高,对艺术的感知力也越发敏感。于是悬疑剧除了拼内容、拼主创外,还拼镜头、拼美术、拼音乐、拼海报设计,总之,硬件和技术已成了悬疑剧的必备配套设施。这其中,不乏电影导演和80、90后新导演入局带来的一派新气象。
从《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再到《隐秘的角落》《摩天大楼》,以及近两年的《八角亭迷雾》《双探》《回来的女儿》《尘封十三载》《漫长的季节》,有第一眼的惊艳,新角度的清奇,也有期待后的落寞,重新出发的进阶。
《漫长的季节》采用了一种高难度的三重时空叙事,20年前和20年后是大的对比,20年前又分为事发前和事发后,一方面顺时针推进剧情,一方面反向推理案情,且故事的时间线没有用直白的文字标注来划分,而是特意用不同风格的转场来过渡。对于这种要求胆大心细、逻辑严密的叙事结构,有人啧啧称奇,也有人看得云里雾里,但整体看下来终究凭借艺术效果险中求胜。
例如剧集开头,20年前的中年王响开着威风凛凛的火车在玉米田飞驰而过,紧接着与20年后把出租车停在田间地头的老年王响做对比,错开一眼就容易感叹,“范伟怎么突然变这么老了”;又比如20年前在雨中心怀期待意气风发的王阳,和后来经历变故站在雨中恸哭的王阳的转换;同样的,20年前王响和马德胜在饺子馆吃饭谈论案情,对比时过境迁之后在同一张桌上已经苍老的俩人探讨偷车牌案;以及本来是王响与儿子王阳一起吃饭的场景,镜头一转却是儿子的遗像。
随着对于剧集叙事模式的习惯,不少观众从不适应到热衷于捕捉这些丝滑的转场,并通过这些转场来get剧情重要线索。
丁可的配乐在《隐秘的角落》里备受好评,此次《漫长的季节》的配乐再次受到褒奖。12个单集搭配12首完全不同的片头音乐,就像话剧舞台上的“鸣锣开场”,9首片尾曲也各有风格。据辛爽介绍,东北小城桦林被设计为有些西部片的感觉,Blues、Funk、冲浪音乐,随着剧情进程时而自由、散漫,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文艺浪漫,共同形成了《漫长的季节》独特的音乐风格。
辛爽曾在《漫长的季节》发布会解读他想表达的东北气质:“即使生活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你仍然能乐乐呵呵的面对它。”
作为12集短剧,目前该出现的人物都已出现,该破解的谜题早已浮现在明面,此后还有4集时间,每集一个半小时的时长挑战不可谓不大,在期待更多惊喜和反转的同时,也不禁为该剧捏把汗,希望能将高质量保持到底。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