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张艺谋都不敢拍,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

2023-11-18 19:32来源:据说娱乐 分类: 八卦收藏

文 | 傅黑石


《河边的错误》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在釜山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相继亮相,获得较高评价。之后,它又在今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拿下“费穆最佳影片奖”的荣誉。


作为今年备受瞩目的华语电影,《河边的错误》一上映就引起了大家的讨论,目前豆瓣7.6分,上映4天票房破亿,在文艺片中也算不俗的成绩。它绝对是今年最独特的华语犯罪片之一,直接把“没有答案,不如发疯”放在海报上。


连张艺谋都不敢拍,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



01

四条人命的凶杀案


这部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先锋小说《河边的错误》。早在30多年前,张艺谋就想把这部小说改成电影,他和余华研究了十多天,写出了一版故事,但最终没能搬上银幕,于是张艺谋改去拍《活着》。


后来,这本书的版权又被其他几家公司购买。余华说:“这本小说大家读第一遍的时候都认为很好改编,但其实它是很难改编的。”


兜兜转转,直到第五家公司买了版权,交到导演魏书钧手上,这部作品才终于和观众在电影院里见面。余华亲自认证,“比张艺谋的改编更忠实于原著。”


连张艺谋都不敢拍,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


电影前半段像一个犯罪类型片,越到后面越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朱一龙饰演的马哲是一名警察,遇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一位养鸭的老婆婆在河边被谋杀,脖子后面留下致命的伤口。小男孩在河边玩耍时看到尸体,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不信,他又找来几个哥哥,这才报了案。


大伙儿立即怀疑老婆婆收养的疯子。但街坊邻居都说疯子性格温顺,小孩子用石头砸他他也不还手,不像是会杀老婆婆的样子。


接着,马哲在犯罪现场找到的女士皮包里翻到一个录音带,录音带里除了寻常歌曲还有女人奇怪的声音:


“宏,你知道我在哪里吗,我在一个你看不见的地方,但我能看见你的地方,想你......"


根据录音带里正好录到火车故障急停的鸣笛声,马哲找到了故障的发生地点,也就是女人录音的地方,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女人钱玲和男人王宏。可惜,他们更像是一对被无辜卷入案件的有私情的男女。


谁知不久后,王宏带着一个录音机和一封情书,也在河边被杀了。死法和老婆婆几乎一模一样。


连张艺谋都不敢拍,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

王宏生前留下了重要线索,他在老婆婆被杀当日的河边,看到了一个高个子穿着纺织服烫着大波浪的女人。这成了马哲继续破案的关键。


他排查了无数纺织厂烫大波浪头发的女人,却找不到有作案时间和动机的人。但纺织厂理发店的许亮看起来非常可疑,他在老婆婆案发当时出了厂。


马哲一上门,许亮就十分紧张,竟然“主动自首”,问之后是什么程序,要不要直接把他逮捕。更让马哲大跌眼镜的是,许亮在自首不成功后尝试服毒自杀,在服毒自杀失败后又跳楼自杀。


一个接一个的死亡让马哲陷入了高度紧张,直到发现老婆婆尸体的小男孩也被杀害,马哲要彻底崩溃了……


02

一出虚实难分的戏码


那么凶手究竟是谁?


海报已经提前告诉我们——没有答案。


正如电影开场那一幕,一个男孩在废弃大楼里,扮演着警察的形象四处寻找罪犯,终于,他发现了一扇可疑的门。


但打开大门,前面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阳台外面暴雨如注,令他的视线更加模糊,真相也不见踪影。


但,电影也不是完全没有答案。


老婆婆收养的疯子就是主要嫌疑人,只不过不同于常规的案件,这几个被害人没有明显的人际关联,也没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疯子,真的是凶手吗?


所有人都叫马哲抓了疯子,宣告破案,但马哲不愿相信,或是不愿接受“无差别杀人”背后的荒诞和恐怖。


渐渐地,马哲似乎“疯”了。


有几个细节,让人细思极恐。


第一个,马哲总记得自己当年在云南办案的时候获得过三等功,但怎么也找不到获奖证书,打电话给之前的同事问,同事也不记得有这档子事。


但电影最后他成功地破案,走上了荣誉的颁奖台,真的拿到了三等功。


第二个,马哲和妻子(曾美慧孜 饰)大吵一架,妻子说当年他承诺的婚后美好生活都没有实现,他很生气但无力反驳,一气之下把妻子平时最爱玩的拼图抓了一把扔进马桶冲掉。


但奇怪的是,不久后他看到拼图已经完完整整地拼好,并且挂在客厅的正中央。


第三个,马哲的妻子怀了孩子,医生说基因突变,孩子出生后有百分之十的概率大脑会出现问题。他希望打掉孩子,但妻子坚持要生下来。


后来马哲在梦境里开了四枪,打死了犯罪嫌疑人疯子,醒来之后真的在河边用石头想要砸死疯子。他结束了一个疯子的生命,是否又要开始一个疯子的生命?


马哲在罪案的破解过程中逐渐精神失控,分不清真实和幻想,生活和梦境,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连张艺谋都不敢拍,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

整部电影呈现了莫比乌斯环似的因果倒置,犹如将人们放置在时间的迷宫里,像主角一样怎么都看不见真相。


导演把故事背景从80年代搬到了自己熟悉的90年代,在美术和置景方面做足了功夫,并决定用16mm胶片进行拍摄,呈现出非常独特、氤氲的氛围,好像使人游离在现实和梦境之中。


马哲的办公地点不是警察局,而是一座废弃的电影院。这符合魏书钧一贯的迷影情结,也暗示观众,你即将看到的破案过程也许不是还原真相,而是一出虚实难分的戏码。


连张艺谋都不敢拍,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

回到电影开头,导演引用了哲学家加缪的一段话:“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我换上了诸神那副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


这句话为这部电影定了基调,它不是一部常规的犯罪类型片,而是反类型、反逻辑、反传统的,就像命运用它非理性的大手,笼罩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遮蔽出一道道可怕的阴影,而众人却只能束手无策,等待命运对我们的宣判。


03

生活还在继续


电影上映后,不同于电影节上一边倒的赞誉声,观众更多表达的是“看不懂”。


余华说:“看不懂也是一种感受,看不懂也是正常的,凶手杀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这是一个开放的结局,需要观众参与进来解答。”


凶手是谁也许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关注到案件之外人们的生活状态。


仔细看你会发现,电影里面的死者都不“正常”。


老婆婆收养疯子,似乎是为了让疯子用鞭子抽打她,满足她奇怪的爱好。但她对疯子的严厉控制,可能引发了疯子内心的不满。


王宏和钱铃的婚外情为世俗不忍,他们只能通过录音带传情,私下幽会,但这样背德的感情令他们一直活在痛苦中。


许亮因为异装癖被安上“流氓罪”的罪名,在监狱里被苦苦关押了几年,出狱后好不容易要展开新生活,却因为马哲让厂子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另一面,再无颜面活下去。

连张艺谋都不敢拍,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

他们人人活在压抑中,压抑的性欲、压抑的情感、压抑的自我......这些压抑没有出口,死亡似乎就成了一个出口。


片名《河边的错误》中的“错误”,既是指马哲破案过程中犯下的一个个“错误”,也是指这些死者人生的“错误性”。


这就是电影提出的真正的问题:当有一个超出我们经验的东西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余华最喜欢最后一个镜头,上一秒马哲还在庆祝自己荣获三等功,下一秒就是夫妻给孩子洗澡,马哲的孩子转过脸来,把马哲拉回了残酷的现实。如果孩子未来疯了,这该怎么办呢?


如此看来,这部电影的内核其实和《活着》一以贯之,它讨论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背负和直面的生活真相。


正如余华所说:“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我们错误了,但生活还在继续,哪怕我们的生活一直在错误中,我们依然要继续。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都得继续进行下去。”



-THE END-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